18356096467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警惕!“高压电棒”电压虚标成常态?教你三招辨真伪

发布时间:2025-10-03点击次数:
一、触目惊心!虚标已成行业 “潜规则”
广州电器城的暗访画面至今令人心惊:商家手握标注 “35 万伏” 的电棍演示,水杯一碰便引发剧烈抽搐,可送至实验室检测时,连量程 9 万伏的仪器都被击穿。更讽刺的是,国外权威测试显示,一款标称 12 万伏的 O-mega ss 电棍,实际电压仅 1.64 万伏,虚标近 8 倍。

如今这一乱象愈发普遍:江苏靖江某厂生产的电棍标称最高 50 万伏,每月竟流出数千支;电商平台上 “百万伏特” 的宣传语随处可见,实则多为噱头。更危险的是,虚标产品常伴随电流超标 —— 正规产品电流需控制在 10 毫安内,而抽检中 3 成产品电流超 50 毫安,足以致命。司法案例显示,已有买家因误购超标产品,涉嫌非法持有危险物品被追责。


高压电棒虚标电压.png


二、三招辨真伪,远离 “致命假货”
第一招:查资质 —— 从源头筛掉 “黑作坊货”
正规商家必须公示 “双备案”:一是工信部 ICP 备案(格式如 “京 ICP 备 XXXX 号”),可在工信部官网输入域名验证;二是公安备案(“公网安备 XXXX 号”),缺失则涉嫌非法销售。线下购买时,要求出示包含 “安防器材销售” 的营业执照,用天眼查核实企业无经营异常,优先选成立 3 年以上的品牌。
警惕两类陷阱:一是宣称 “军用级”“一击必杀” 的商家,这类宣传本身违法;二是要求 “私下转账” 的渠道,正规平台只会支持微信、支付宝等官方支付。
第二招:测火花 —— 用 “3 万伏 / 英寸” 公式算真实电压
无需专业仪器,肉眼观察火花即可估算:合法电棍遵循 “3 万伏 / 英寸” 原则,火花跳离电极的距离 ×3 万伏,就是实际峰值电压。比如电极间距 1 厘米(约 0.4 英寸),真实电压仅 1.2 万伏,若标注 “20 万伏” 必是假货。
实测时注意:正品火花密集清脆,呈蓝白色;假货火花稀疏暗淡,伴随塑料烧焦味。广州记者曾用此方法识破骗局 —— 标注 30 万伏的电棍,火花仅跳 3 厘米,实际电压不足 10 万伏。
第三招:核参数 —— 认准 “高压低流” 黄金标准
根据《民用安防器材生产标准》,正品需满足三大特征:
  1. 材质:外壳用 6061 航空级铝合金,手感厚重无毛刺;假货多为劣质塑料,接缝粗糙;
  1. 电流:明确标注 “≤10 毫安”,若只标电压不提电流,或宣称 “安培级”,直接 pass(1 安培 = 1000 毫安);
  1. 续航:正常续航 8-16 小时,“48 小时超长待机” 纯属虚构。
此外,正品必有唯一防伪码,可在品牌官网查询;包装会附带详细说明书,标注生产厂家、型号等完整信息,假货常无标识或模糊不清。
三、法律红线碰不得!这些常识必须懂
我国对电棍实行严格管控:个人私自购买、携带,无论是否使用,都可能违反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面临拘留罚款;若电流超标或用于伤人,将以非法持有危险物品罪、故意伤害罪追责。
即便确有防身需求,也要先确认当地政策 —— 部分城市全面禁止民用,合法地区需通过备案商家购买,保留发票作为凭证。记住:真正的防身器材以 “威慑” 为目的,而非 “致命”,超标产品只会害人害己。
四、避坑总结
虚标电棍就像 “定时炸弹”,轻则防身失效,重则触犯法律。牢记 “查资质、测火花、核参数” 三招,拒绝低价诱惑(100 元以下多为假货),才能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守住法律底线。遇到可疑商家,可拨打 12315 或 110 举报,共同净化市场环境。


全国服务热线:

18356096467 微信与电话同号

以品质赢得客户满意口碑
扫一扫
添加公司微信

合肥道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EyouCms  皖ICP备19019337号-3

微信

关注

公众号:贝斯达防卫

微信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