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356096467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随身带的防身电棍想过安检?结果只有一个,看完别再冒险了!

发布时间:2025-10-06点击次数:
“这根金属棍是啥?拿出来单独检查!” 在某地铁站安检口,安检员盯着屏幕突然开口,李先生慌忙从包中掏出一根黑色电棍,当场就被民警带走。不少人觉得电棍能防身,想偷偷带进车站、机场,却不知道这一举动早已踩了法律红线,过安检更是 “必被抓” 的结局。

先说说安检机的 “火眼金睛” 为啥从没看走眼过。安检机靠 X 射线穿透检测,不同物体在屏幕上会呈现不同颜色 —— 有机物是橙色,无机物呈绿色,而电棍这类金属制品会显示深浅不一的蓝色。更关键的是,安检员能在 5 秒内精准识别禁带品,哪怕把电棍藏在夹层、伪装成手电筒,其金属结构和内部电路的独特轮廓也藏不住。有安检员透露:“电棍的电极和电池舱在 X 光下特别明显,比管制刀具还好认。”

980详情图2.jpg


可能有人会说 “我只是防身,又不用来干坏事”,但法律可不管你的 “初衷”。根据《铁路旅客禁止、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》,电击器明确属于禁止携带的管制器具,而《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》规定,电棍作为警械,只有执法人员能依法持有,普通人私自持有本身就违法。要是带着它过安检被查,后果更严重:轻则依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处 5 日以下拘留或 500 元以下罚款,重则若被认定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意图,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。
连云港的案例更能说明问题。3 名男子带着电棍、螺丝刀等工具踩点盗窃,遇民警盘查时露了馅,电棍作为作案工具被收缴,3 人因盗窃前科和现行准备行为被移交派出所处理。或许有人觉得 “我没盗窃,只是防身”,但法律快车的法律咨询明确指出,哪怕只为防身,带电棍上火车也属违法,一旦查获必然受罚。更要命的是,这种处罚会留下违法记录,影响政审、信贷等后续生活。
别以为换种交通方式就能蒙混过关。不管是地铁、高铁还是机场,安检标准都一脉相承,电棍这类管制器具全在 “黑名单” 上。有网友曾试过把电棍藏在鞋里、化妆品盒中,结果刚过安检机就被拦下,不仅电棍被收缴,还被处以 3 日拘留。安检人员直言:“现在技术能看清毫米级的细节,想靠藏匿过关纯属自投罗网。”
其实想防身根本不用冒险。法律允许的防身工具不少,比如防狼喷雾,能通过刺激性成分暂时制敌,且合法合规;强光手电的爆闪功能可干扰不法分子视线,还能当普通手电用;小型报警器一按就能发出高分贝声响,既能吓退歹徒又能吸引路人注意。这些工具过安检畅通无阻,防护效果不比电棍差,还不会惹上法律麻烦。
车上防身也有合法选择,像多功能安全锤,既能破窗逃生又能起到威慑作用;车载灭火器不仅能灭火,危急时也可作为钝器防身。关键是这些工具本身属于日用品或车载装备,完全不在管制范畴内,用着踏实放心。
还要提醒大家,就算用合法防身工具,也得守住 “正当防卫” 的底线。《刑法》规定,防卫行为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,且不能超过必要限度,要是过度使用造成他人伤害,照样要承担法律责任。所以遇到危险时,优先选择呼救、逃跑等规避方式,工具只是最后的防护手段。
说到底,电棍这东西,普通人持有违法,带过安检必被查,压根不是什么 “防身神器”,而是 “违法陷阱”。与其抱着侥幸心理冒险,不如备上防狼喷雾、强光手电这些合法工具。安全从来不是靠违禁品守护的,遵纪守法才是最踏实的 “护身符”。千万别等被民警拦下时才后悔,这笔违法成本实在太昂贵!


全国服务热线:

18356096467 微信与电话同号

以品质赢得客户满意口碑
扫一扫
添加公司微信

合肥道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EyouCms  皖ICP备19019337号-3

微信

关注

公众号:贝斯达防卫

微信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