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356096467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选购防身电棒,电压是不是越高越好?专家揭秘真相!

发布时间:2025-10-08点击次数:
一、开篇直击:百万伏宣传背后的消费陷阱

“1000 万伏瞬间制敌!” 打开电商平台,类似宣传语总能抓住独居女性、夜班工作者的眼球。家住北京的张女士就曾陷入纠结:“电压数字看得人眼花缭乱,到底选高的还是选合适的?” 其实这是多数人选购防身电棒的通病 —— 把电压当成唯一标准。今天,安防专家带你撕开噱头,看清电压背后的真相。

黑鹰1108详情图2.jpg


二、科学拆解:电压只是 “钥匙”,电流才是 “威力核心”
“电压高低决定的是穿透能力,而非实际制敌效果。” 某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李警官解释道。电棒的工作原理类似闪电:通过高压击穿空气或衣物形成通路,但真正影响人体的是电流强度。
根据欧姆定律,人体干燥时电阻约 10 万欧姆,3 万伏电压产生的电流仅 0.3 毫安;即便皮肤湿润,电流也多在 2-5 毫安之间。而研究显示,10-20 毫安电流才会导致肌肉痉挛,30 毫安以上才存在心脏风险。正规产品都采用 “高压低流” 设计,比如 FOX M11 型号,2 万伏电压搭配 5 毫安电流,既能产生痛感又不会造成永久伤害。
反观宣称 “千万伏” 的产品,实际是虚标脉冲峰值,能量持续时间仅毫秒级,甚至不如打火机电弧有效。江苏六扇门警用装备的测试显示,1500 万伏的 X8 电棍,实际制敌效果反而不如 800 万伏的 H168—— 前者电流接近 4.5 毫安有安全风险,后者 3 毫安脉冲穿透性更强。
三、三大隐患:高电压电棒的 “隐形雷区”
1. 能量损耗反致失效
电压过高易在接触前击穿空气产生电弧,能量提前释放。独居女孩李女士购买的 “500 万伏” 电棒,冬天隔着羽绒服使用时,仅能看到火花,根本无法制敌。专家指出,5-30 万伏是黄金区间,既能穿透厚衣物,又能避免电弧浪费能量。
2. 踩中法律红线
我国虽无统一民用电棒电压标准,但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明确管控 “具有过强伤害性” 的器械。广州曾查处一起案件,男子持有标称 “100 万伏” 的电棒,因被认定为 “疑似管制器具” 面临拘留。实践中,超过 5 万伏的产品就可能引发执法争议,千万伏产品更是直接触碰禁区。
3. 反伤风险陡增
超高压产品多为三无产品,缺乏电流限制模块。2024 年杭州某用户误触 “800 万伏” 电棒,导致手臂肌肉僵直 5 分钟。专家提醒,电流超过 5 毫安就可能造成短暂瘫痪,正规产品都会将电流严控在 3 毫安以内。
四、专家支招:4 步选对防身电棒
1. 锁定核心参数
优先看 “电压 + 电流” 组合,5-30 万伏电压搭配≤5 毫安电流的产品最合规。警惕只标电压却隐瞒电流、脉冲频率的商家,这类产品多为虚标。
2. 核查合规认证
选择通过《公共安全行业标准》检测的产品,包装上需明确标注 “民用非致命” 字样。可登录公安部官网查询品牌资质,避免买到警用制式产品。
3. 测试实际性能
在家用厚牛仔布包裹电极,能产生稳定电弧的产品穿透力达标。优先选按压自锁设计 —— 松开按钮即停止放电,可避免过度电击。
4. 匹配使用场景
独居女性选 20-30 厘米的伸缩款,兼顾便携与威慑;夜班工作者建议选带 LED 照明和报警功能的型号,多一重安全保障。
五、结语:安全感≠高电压
防身的核心是 “快速制止 + 安全脱身”,而非追求极致威力。与其被 “千万伏” 宣传迷惑,不如认准合规参数与安全设计。记住:合法合规的装备,才是真正的安全屏障。


全国服务热线:

18356096467 微信与电话同号

以品质赢得客户满意口碑
扫一扫
添加公司微信

合肥道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EyouCms  皖ICP备19019337号-3

微信

关注

公众号:贝斯达防卫

微信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