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356096467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防身也要守法!关于高压电棒,这些规定比使用方法更重要​

发布时间:2025-10-10点击次数:
“以为买根高压电棒能防身,没想到刚揣进包里就被拘留了。” 前段时间,杭州警方在地铁安检中查获的一起非法持有高压电棒案件,让不少人意识到:防身工具的合法性,远比使用技巧更关键。生活中,不少人出于安全顾虑想购置高压电棒,却对其法律边界一无所知。今天就来详解相关规定,避免 “防身变违法” 的尴尬。
一、高压电棒不是 “防身神器”,法律早有定性
很多人误以为高压电棒是普通防身工具,实则法律对其有严格界定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》第二条,高压电棒属于警用器械,仅限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时依法使用。这类器械通过释放高压电流制服目标,即使是 “自卫型” 产品,其电压强度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永久伤害,因此被纳入管制范畴。

实践中,警方会从功能、电流强度等维度判定其性质。去年深圳警方查获的一批 “迷你电击器”,虽宣称 “仅用于防身”,但实测电压达 8 万伏,远超安全标准,最终被认定为非法管制器具。需要明确的是:个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,未经公安机关批准,购买、携带、储存高压电棒均属违法,这和是否实际使用无关。

1901电击器详情图1.jpg


二、踩了这些红线,轻则拘留重则判刑
非法接触高压电棒的不同行为,面临的法律后果天差地别,从行政处罚到刑事追责都有可能。
最常见的是行政处罚。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,非法携带管制器具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。上海某男子因夜班回家怕遇危险,网购高压电棒随身携带,在超市购物时被巡逻民警查获,最终被拘留 7 日并罚款 300 元。警方提示:即使未在公共场所出示,只要查实非法持有,就会依法处罚。
若情节升级,则可能触犯刑法。比如将高压电棒用于冲突斗殴,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,会构成故意伤害罪。张三因债务纠纷用高压电棒击打债主致其肋骨骨折,最终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。更严重的是,若高压电棒符合枪支认定标准,非法持有还可能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,最高可判三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值得警惕的是,制造、销售高压电棒风险更高。去年广州警方摧毁的非法产销团伙,查获各类高压电棒 200 余支,主犯因非法制造、买卖警用装备罪被判有期徒刑两年。这意味着,不仅使用者违法,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能面临刑事处罚。
三、执法人员使用也受限,普通人更无 “例外权”
有人疑惑:“警察能用电棍,为什么普通人不能?” 其实即便执法人员,使用高压电棒也有严格限制。根据《人民警察法》规定,只有面对暴力拒捕、持械伤人等危及安全的情形,且经警告无效后才能使用,电击时间需控制在 1-3 秒内。
普通人更不存在 “特殊情况” 例外。曾有独居女性因多次收到骚扰信息,购买高压电棒放在家中 “自卫”,警方排查时发现后仍对其处以警告处罚。法律界人士解释:正当防卫允许使用的工具需符合 “比例原则”,高压电棒的危险性远超一般防卫需求,即便遭遇不法侵害,使用它也可能因 “防卫过当” 担责。
四、合法防身有妙招,这些工具更靠谱
与其冒险触碰法律红线,不如选择合规的防身方式。警方推荐这些安全又合法的工具:强光手电可瞬间致盲不法分子,且不属于管制物品;带有报警功能的钥匙扣,按下后能发出 120 分贝以上警报声,震慑效果显著;防狼喷雾需选择不含违禁成分的民用款,购买时要认准正规厂家资质。
除了工具防护,更要提升安全意识。夜间独行尽量走照明充足的路段,提前将定位分享给亲友;遇到危险第一时间拨打 110,记住 “优先自保、及时报警” 的原则。毕竟,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依赖某件工具,而是建立在法律保障和自我防范之上。
防身是每个人的正当需求,但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实现。高压电棒看似 “威力十足”,实则是悬在头顶的 “法律利剑”,稍有不慎就可能从 “防身工具” 变成 “违法证据”。牢记这些法律规定,选择合法合规的防护方式,才是对自身安全最负责任的做法。


全国服务热线:

18356096467 微信与电话同号

以品质赢得客户满意口碑
扫一扫
添加公司微信

合肥道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EyouCms  皖ICP备19019337号-3

微信

关注

公众号:贝斯达防卫

微信
顶部